|
臺灣省城隍廟
主祀神佛:
省城隍爺
【免費申請廟宇登錄】
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14號
電話:
02-23615080
【本筆資料來源: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,登錄時間:2010/3/4 下午 03:04:49】
【 若貴寺廟資料不希望公開 或 登錄資料有誤,歡迎來信更正 或 申請刪除。 連絡我們】
|
廟宇管理程式 免費下載 ← 免費版,無筆數限制
創建年代:清光緒五年(西元1879年) 沿革簡介:清光緒五年,在台北市延平南路與漢口街右側建廟,奉祀台北府城隍,稱為「台北府城隍廟」。日治時期城隍廟一度被拆除,直至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,於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現址重建台灣省城隍廟,並定每年光復節為台灣省城隍廟省城隍爺聖誕。以國曆舉辦神明聖誕慶典活動,反而成為「台灣省城隍廟」的特色。

城隍(城隍爺或城隍神),其前身是水庸神,兼管陰陽的神祇,也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。城隍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、通報、死者亡靈審判和移送之職。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。
城隍的觀念源自道教,其後與儒教結合相互影響。最早記載城隍的是《周易》:「城復于隍,勿用師」。最早祭城隍只築土壇,無廟無像。正如《鳳山縣志•祀典志》所載:「城隍廟無專祭,而水旱、疾疫必禱之,致敬、宿齋必告之;故立之廟,使神有所憑依也。」。設置城隍廟祭祀,大抵從道教成為民間信仰才出現。
城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,是除夕要祭祀八個神之一——水庸。據《禮記》所載,古代天子祭祀「八蠟」中的「水庸」,就是祭祀城隍。
由漢代開始,城隍的祭祀活動不斷提升,各地人民更尊封已死功臣英雄豪傑為城隍,其中有霍光與紀信等。
守護神:守護城池或國家。 司法神:主管生人亡靈、獎善罰惡、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
城隍在明清以後,成為一個神的官職,而不是一尊神明。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,相當於陰間的巡撫。府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知府,縣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縣令。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,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,選擇的標準大抵是「聰明正直」的歷史人物。
東南三大城隍: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、杭州城隍文天祥、上海城隍秦裕伯。
古代教人做官的《福惠全書》寫道,新縣官蒞境:「於上任前一日,或前三日至城隍廟齋宿」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的冤案。
將地圖左上方的人形圖 拉到街道的定點,即可進行 街道實景檢視【若人形圖 呈現 灰色 表示尚未提供街景】
【 在
臺灣省城隍廟
登錄 人力資源需求 】
目前沒有 臺灣省城隍廟 相關人力資源職缺
【 我要在
臺灣省城隍廟
留言 】
【回 全國廟宇大搜尋】
【廟宇網站設計費用表-全國通用】 免費申請廟宇留言板
|
|